台山饰良建材有限公司

天天精選!外資機構觀點趨于一致:看多中國經濟 做多中國資產

隨著A股2023年強勢開局,外資唱多熱情持續高漲,繼高盛之后,摩根士丹利也加入了再次看漲A股和人民幣的隊伍。

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不少外資機構對中國資產的看法更加樂觀,認為新年行情值得期待。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開年以來北向資金加速流入也證實了這一點。2023年以來,北向資金凈流入額超330億元,自2022年11月以來的凈流入額已接近1300億元。

上調中國股票市場評級

華爾街大行高盛剛發布策略報告,將明晟中國指數12個月目標從70點上調至80點,摩根士丹利緊隨其后,也將明晟中國指數的年底目標上調至80點。

1月9日,摩根士丹利分析師Laura Wang等人在最新報告中指出,2023年中國GDP和企業利潤將加速增長,中國股市將成為全球表現最佳的股市。摩根士丹利維持增配明晟中國指數,并將該指數年底目標位從70點上調至80點。

摩根士丹利研報指出,2023年中國的GDP和企業利潤將加速增長,同時內外部風險均下降,這或將推動相關估值進一步上漲。

明晟中國指數最新收盤報70.42點,自去年10月底最低點46.92點以來,已經累計反彈50%。摩根士丹利將該指數目標點位上調至80點,認為該指數還有超過10%的上漲空間。

去年12月,摩根士丹利上調中國股票在全球新興市場中的評級至“超配”,這是該機構對中國股市維持近兩年謹慎態度后做出的首度上調。

在進一步上調明晟中國指數目標位時,摩根士丹利指出,其正在對中國股權風險溢價(ERP)重新評估,不少因素證明屬于A股的牛市周期已經開啟。

對于人民幣走勢,摩根士丹利同樣樂觀。它認為,人民幣到2023年底將升至1美元兌6.65元人民幣,較當前水平上漲1.8%。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市場策略師王瀅表示,摩根士丹利目前對歐美股市、尤其美國市場較為謹慎,中國股市將成為下一階段全球股市的領跑者,全球新興市場都將有不錯表現。“我們對中國股票市場評級上調,不僅僅是基于抗疫政策的調整。根據我們的歷史經驗,有七個主要類別因子,會在不同時間對股市產生較大影響,可以幫助我們更好捕捉股市的拐點?!彼f。

王瀅進一步分析,“盡管宏觀經濟和估值兩大因子并不突出,但其余五大因子正同時向好轉變,包括全球收緊的流動性在明年會有明顯改善;中國政策周期向好;強勢美元告一段落,人民幣有望重新升值;中美雙邊關系改善;中國的監管框架已經整體確立。”

看多中國資產再成共識

隨著中國經濟的復蘇預期不斷增強,A股市場與人民幣匯率強勢表現,外資“真金白銀”加碼買進中國資產。

數據顯示,2023年以來,北向資金已凈買入335.20億元,其中1月5日凈買入127.53億元,這也是自2022年12月1日以來,北向資金再度單日凈買入超百億。實際上,自2022年11月以來,北向資金就已呈現出加速流入的勢頭,期間凈買入額達1286.28億元。

人民幣匯率在此期間也強勢反彈。2023年首個交易日,在岸及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盤中雙雙升破6.9關口。隨后,人民幣匯率持續反彈走強,截至1月10日16時30分,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收盤報6.7772,新年以來已反彈逾1800點,累計漲幅達2.61%。

北向資金與人民幣匯率共振,反映了外資機構對中國資產的普遍看好。高盛1月9日發布報告稱,中國股市在年內有望上漲15%,人民幣則料將升至去年4月以來的最高位。

高盛的策略報告稱,將明晟中國指數的12個月目標從70點上調至80點,強調主要理由是整體估值較低,以及房地產、互聯網監管和政策刺激等領域的多個支撐點。

此外,高盛預計到今年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將升至6.5,此前的預估值為6.9。

高盛策略團隊認為:“在2023年的全球背景下,中國在經濟增長、政策和通脹周期方面看起來處于有利地位。當前的市場背景讓我們相信,繼續減持或做空中國股票面臨的風險明顯高于做多中國股票?!?/p>

除高盛外,美國銀行、匯豐銀行、先鋒領航等外資機構也看好2023年中國資產表現。

美國銀行投資策略分析師曾指出2023年的十大交易趨勢,其中的一大趨勢便是做多中國股票。“中國有很高的超額儲蓄,對中國股票仍然是反向做多交易策略?!?/p>

匯豐銀行預測2023年中國GDP同比增速為5.0%,并顯著調高了2024年中國GDP增速預測,從4.8%上調至5.8%。

先鋒領航在最新發布的分析報告中指出,當前中國正致力于優化疫情防控措施、促進疫苗和藥品研發、改善醫院設施,這些手段有助于穩定經濟,預計2023年3月之后,中國的整體經濟將看到更為明顯的反彈,中國2023年全年GDP的增速有望達到4.5%左右。

相關報道

“超配中國”成共識!華爾街蜂擁唱多中國資產 三大理由成關鍵

再漲15%!高盛再次看多中國!千億景林高云程:股市將迎“雙擊之年”!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關鍵詞: 外資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