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饰良建材有限公司

全球今頭條!又見私募聯合大股東“財富管理”獲利?私募基金行業嚴監管需持續

1月3日,市值風云一篇講述私募基金無風險“套利大法”的文章使得相關的上市公司火速回應,可謂是“求生欲滿滿”。細數近期關于私募基金的負面新聞可謂層出不窮。從2022年9月的*ST宜康大股東被處罰,再到2022年12月底的投資人100萬投私募4年虧剩1.71萬。私募的種種不規范行為,使得光大投資者平白遭受無端的損失。不過目前中國基金業協會也已新修訂《私募投資基金登記備案辦法(征求意見稿)》,進一步完善私募基金登記備案規則體系,優化私募基金登記備案和自律管理工作,引導私募行業高質量發展。

私募基金無風險套利大法?


(相關資料圖)

在1月3日市值風云發表的《涉及上市公司超50家!隱秘的江湖:市值操縱與大股東減持“密道”,私募基金無風險套利大法》一文中,提到了一些資管機構利用現有市場規則漏洞,打著為控股股東理財的名義,受讓控股股東部分股票,然后利用那部分股票漁利的操作手法。甚至有公司不惜犧牲現金流換來營收的“紙面繁榮”。

其中重點提及了玄元私募可能利用“玄元科新”系列產品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進行“財富管理”。

其中提到可能涉及的上市公司還包括三棵樹(603737.SH)、索通發展(603612.SH)、恒力石化(600346)、德生科技(002908)、東方盛虹(000301)、韻達股份(002120.SZ)、華峰超纖(300180.SZ)、紅蜻蜓(603116.SH)、北鼎股份(300824.SZ)、永藝股份(603600.SH)、沃爾核材(002130.SZ)、華測檢測(300012.SZ)、姚記科技(002605)等公司及其實控人。

(來源:市值風云)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值風云發布此文的不到三個小時的時間里,索通發展就緊急發布澄清公告,可謂“求生欲滿滿”。

公告中稱,自向玄元科新181號和玄元科新182號轉讓股份至今,控股股東郎光輝先生及其一致行動人未減持公司股份。

這一點從索通發展半年報及三季報中也可以看出來,玄元科新兩只產品并未減持索通發展股票。

但是,雖然并未減持股票,但這期間索通發展股價的上漲,也使得郎光輝及玄元私募賺的盆滿缽滿。

根據公告內容,彼時郎光輝與玄元私募之間大宗交易的轉讓價格為15.89元/股。

以1月4日收盤價26.25元計算,目前玄元私募的兩只產品在這筆交易上浮盈近65.2%!而作為索通發展的大股東,郎光輝自然是股價上漲受益最多的那位。

大股東聯手私募操縱股價虧損超8億被證監會處罰

當然,實控人聯合私募的控盤的行為并不一定是穩賺不賠的。2022年9月,證監會公布了一則針對宜華健康(現*ST宜康,000150)、深圳市前海安天誠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劉紹喜等6名責任主體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在2017年7月20日至2019年3月15日期間,宜華集團、安天誠等使用其控制的132個賬戶,利用資金優勢、持股優勢,采用多種方式交易宜華健康,影響該股票交易價格及成交量,主觀操縱市場的意圖明顯。

經查明,涉案賬戶共計132個,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宜華集團通過與浙商產融、上海云旋等機構簽署合作協議的方式,控制華信信托·工信28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等13個賬戶和1個法人賬戶;二是通過李某、何某鑫、劉某等宜華公司員工或者相關人員的銀行賬戶傳遞資金,控制使用李某等14個賬戶;三是宜華集團與安天誠、史利興合謀共同控制楊某彬等104個證券賬戶。

操縱期間,宜華集團等采用盤中連續交易、在自己實際控制的賬戶之間進行證券交易以及在短時間內大量、連續申買“宜華健康”股票等操縱方式,利用資金優勢、持股優勢影響該股票交易價格及成交量。

但經過連續交易、對倒交易、拉抬,期間宜華健康的股價并未如期上漲,反而進一步下跌。宜華集團、安天誠的操縱行為也并未獲得盈利,而是虧損8.17億元。

最終,證監會要求宜華集團、安天誠依法處理非法持有的證券,并分別處以225萬元、75萬元罰款,對4位責任人給予警告并處罰款。對劉紹喜、史利興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60萬元罰款,對劉紹香、劉偉宏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30萬元罰款。

控股股東不做好公司經營,反而走上了操縱股價的歪路,宜華健康的利潤自此連年虧損,股價也一路下跌。目前股價僅1.41元,較2017年股價已跌去超90%,給投資人帶來了嚴重的損失。

目前,*ST宜康仍在依靠債權方豁免債務的救濟度日,想方設法的保殼避免股票退市。截止截至2022三季報,*ST宜康資產負債率為-114.94%,凈資產為-7.06億元。

可見控股股東若不將精力放在努力做好公司經營的事上,而去搞一些歪門邪道的、違反法律、損害中小股東的利益的事情上,最終只能落得一地雞毛、害人又害己的下場。

女子100萬投私募4年虧剩1.71萬

私募的違規行為不止發生在大股東和私募之間,在與投資人之間,也有著違規行為。

前不久,“女子100萬投資基金到期損失98萬”話題沖上微博熱搜。據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投資人宋女士投資北京嘉怡財富旗下私募產品100萬元,4年到期損失了98.29萬元,僅余1.71萬元;投資人李先生2017年投資北京嘉怡財富旗下的私募產品累計145.98萬元,直至2021年12月,僅贖回到賬金額12.85萬元,四年虧損幅度高達91.2%。

宋女士和李先生雖然購買的并非同一支產品,但卻均遭遇了巨額虧損。

據悉,這兩支私募產品的基金經理均為李文東。在基金凈值不斷下跌的過程中,李文東與兩位投資者分別簽訂了《補充協議》,協議中李文東以個人名義擔保承諾:如果三年后基金凈值不能恢復到1元,李文東負責給兩位投資者補足至1元,補足后基金投資者可以進行贖回。

但三年時間過去之后,兩支基金產品的凈值均未超過1元。而李文東卻并未曾按照補充協議約定支付投資損失,兩位投資人為維護自身權益隨即將李文東訴至法院。

作為一名基金經理,應具有比普通投資者更專業的投資知識、風險認知和風險管理能力,以為投資者創造持續收益為己任,為投資者實現穩定的資產增值。

但李文東卻任由基金凈值持續下跌,未設置止損預警線;同時還知法犯法,違規向投資者承諾承擔投資損失。如此行為,實在是擔不起基金經理的名號。

而作為其主體的北京嘉怡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也在2022年6月被中國證券基金投資業協會注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在2022年9月被北京金融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而這也僅僅是被曝光出來的,未被曝光出來的私募違規行為不知還有多少。

私募行業監管機制日趨完善

近幾年來,我國基金行業發展迅速,私募也在飛速發展著。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1月底,存續私募基金管理人23683家,管理基金數量14.27萬只,管理基金規模20.01萬億元。其中,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9016家,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14321家,私募資產配置類基金管理人9家,其他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337家。

盡管現在的監管日趨完善,但總有些私募存在著鉆“漏洞”的行為,徘徊于違規邊緣。

不論是聯合大股東“割韭菜”還是基金經理違規承諾保本,最終損害的還是投資者的利益。

目前,中國基金業協會就新修訂的《私募投資基金登記備案辦法(征求意見稿)》已向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包括管理人登記、產品備案等相關環節的門檻均得到完善和提高。

新修訂的《辦法》將進一步明確私募登記備案標準,延續了監管扶優限劣的導向;進一步完善私募基金登記備案規則體系,優化私募基金登記備案和自律管理工作,引導私募行業高質量發展。對私募行業的守信、合規的生態有積極意義。

中國基金業協會表示,下一步將根據各界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辦法》及配套指引,積極推動盡快發布實施,持續優化登記備案工作,推進私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

此外,中國基金業協會也提醒投資者,要持續關注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誠信合規情況,謹慎做出基金投資決策,通過基金合同約定的糾紛解決機制和相關法律渠道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關鍵詞: 私募基金 財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