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饰良建材有限公司

兩個“松”字輩基金經理,“贏”了?-每日看點

兩個名字里帶“松”的基金經理,分別成為了私募和公募的領跑者。


(資料圖片)

過去兩年,雖然A股并未血流成河,但讓很多投資人得到“血的教訓”,市場轉速之快讓人來不及“反應”。

無論市場如何變,有的投資人以不變應萬變。

不變的就是風格,比如“滿倉”。

有的投資人“滿倉”邏輯,就是365如一日的看好特定資產,即使凈值曲線大開大合,始終不離不棄。

另一種“滿倉”邏輯,則是選擇性追漲,即使熱點發酵了一段時間,只要看好,毅然決然地追進去。

任澤松“大起大落”

2018年,任澤松頂著“創業板一哥”的光環,收購了一家私募殼子,正式設立集元資產,完成“公轉私”。

時至今日,名氣十足的任澤松,一直未能進軍百億私募陣營,近五年私募創業歷程中,管理規模始終未超過20億元大關。

奔私之后,任澤松在2018年末——市場悲觀情緒密布——發表強烈看好成長股的言論。

轉至2019年,他的產品拿出年度收益率77.3%的成績單,2020年收益依然超70%,私募初戰重拾了公募期間的威風,但收益率數字依然沒有諸多同行“生猛”。

2021年——抱團股“解崩”之年,諸多大牌基金經理折戟,任澤松越戰越勇,踩準市場的結構性機會,斬獲了48%的年度收益。

未曾想到,2022年任澤松實現了“抄底”——并非買到了便宜的資產,而是業績在知名私募中墊底,全年收益僅為-50.26%。

轉眼至2023年,任澤松的代表作更是“大起大落”,凈值曲線猶如過山車。

以至于今年代銷渠道統計的每周凈值排名中,他的產品要么單周第一名,要么單周最后一名。

(如上圖)截至4月21日,產品年內收益達到17%,但年內最大回撤達到18%。想必諸多持有人在過去短短四個月,十足體會了一把“悲喜交加”。

“臨陣”追漲

近期,集元資產向持有人匯報時,透露了今年一季度的“臨時決定”。

任澤松團隊的發言要點如下:

從春節后開始研究AI相關行業和公司,當時沒有深度參與,但3月份整個產業趨勢非常迅速地向前演繹,團隊改變了一開始的看法,意識到可能人工智能并非主題炒作。

春節后陸續減倉了組合內制造業和新能源相關倉位。

很明顯,任澤松做出了追漲熱門資產的決定。

此前,他的持倉內重倉醫藥股、新能源汽車概念股,前者長達兩年時間受市場冷落,后者連續連年受資金“快炒”。

按照任澤松的說法,他參與追漲的時點是在3月份AI行情上攻之時。

比照計算機應用板塊(下圖),3月17日-4月7日上漲近16個點,之后迎來調整,上述走勢與任澤松產品凈值如出一轍。?

“滿倉干”

實際上,任澤松在今年3月的“臨陣”追漲,相當于“變賣”之前重倉資產,轉而押注最新看好的股票。

雖然AI行情已經發酵,但任澤松依然進行了“危險試探”。

此種做法頗有他當年在中郵基金的彪悍風格。

時間倒回至2014年,新經濟概念成為最大風口,任澤松管理的公募產品前十大重倉股,幾乎都是創業板股票。

在外界看來,任澤松的出牌邏輯多少有些“賭”的色彩。之后他更一度使用旗下七只基金“進攻”創業板公司樂視網,合計持股市值一度突破16億元。

之后,樂視網的“童話”被拆穿,任澤松的重倉邏輯也被“證偽”,最終折戟于這只股票上。

另一個“松”蔡嵩松

實際上,任澤松現象在基金行業并非孤例。

另一位基金經理蔡嵩松,與任澤松的“注重科技”大邏輯頗為類似。

蔡嵩松是諾安基金的基金經理,三年前正式“出道”,以滿倉芯片半導體聞名市場,基金凈值曲線大開大合。

蔡嵩松與任澤松一樣,2020年和2021年都有不俗戰績,但前者更加“專一”,前十大重倉股集中度超80%,皆為芯片半導體股票。

2022年蔡嵩松的產品遭遇了“沖擊”,凈值跌幅一度超過40個點。

但時間轉至2023年一季度,市場熱點“乏善可陳”之際,ChatGPT主題,傳媒與芯片半導體紛紛崛起。

蔡嵩松則靜享芯片股的騰飛,管理基金今年以來拿到了近50個點收益。

兩位“松”字輩的基金經理,都因為“滿倉干”,贏在了2023年的起跑線上。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