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饰良建材有限公司

觀焦點:AI會徹底淘汰唱片公司嗎?摩根大通結論是:不會!有這些理由

生成式AI正在席卷幾乎所有的行業,而現在爭議來到了音樂界。

上周,包括環球音樂集團(UMG)在內的唱片公司敦促包括Spotify和蘋果在內的流媒體平臺,阻止人工智能服務從其受版權保護的歌曲中抓取旋律和歌詞。

隨著越來越多的數據被用于AI訓練,這些唱片公司越來越擔心AI會使用其擁有版權的歌曲來訓練自己,創作出聽起來像這些歌手所作的音樂。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事實上,這些片段已經在推特上流傳,引發了平臺上的熱切討論。

比如,用知名女企業家·美國歌壇天后蕾哈娜的聲音訓練AI后,生成了另一位天后碧昂斯的作品《Cuff?it》蕾哈娜翻唱版。

再比如,一位博主用侃爺(Kanye West)的聲音訓練AI后,將自己所唱的片段用AI變成了“侃爺的作品”。

然而,生成式AI的出現給音樂版權技術帶來了重大問題,據一位知情人士對媒體表示:

很多生成式AI都是針對流行音樂進行訓練的。

你可以說:寫一首歌,歌詞要像Taylor?Swift,但人聲要有Bruno?Mars的風格,但我希望主題更像Harry Styles。

你得到輸出,是因為AI已經接受了這些藝術家版權作品的訓練。

不過,對于AI是否會顛覆唱片公司,摩根大通認為不然。

該行分析師Daniel Kerven表示,AI創作的歌曲“缺乏根基、氛圍和故事”,不能為聽眾提供“短暫的新奇感”:

就目前而言,這些(AI歌曲)大多是垃圾。

音樂不僅是音樂

Kerven認為,AI無法取代藝術家創作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這些音樂“沒有靈魂”。

他指出,事實上,AI生成音樂并不是一件新事物:

在過去的6-7年里,已經有相當大比例的約7000萬首歌曲被添加到數字服務提供商(DSPs)上。

但盡管歌曲數量和上傳者呈現“指數級”增長,由主要唱片公司和獨立唱片公司支持的占2%的表演藝術家仍然占據了約95%的版稅池。

Source:JP Morgan

這意味著,由真正的人創作的音樂仍然能獲得絕大多數聽眾的喜愛。

為什么藝術家的音樂如此具有韌性?

因為到目前為止,人工智能生成的音樂還不夠好:

要讓音樂從眾多歌曲中脫穎而出,不僅需要一首好歌,還需要一個故事。

作為一名藝術家,要成功不僅僅需要一首出色的歌曲,還需要多年的奮斗、資金和專業知識來建立粉絲群體。

注意,超級粉絲喜歡的是藝術家,而不僅僅是音樂。

90%的流量來自于1%的歌曲,Source:Buzzangle, JPMorgan

因此,摩根大通認為,AI創作目前僅會對那些功能性音樂/背景音樂構成風險,而這并不是主要唱片公司關注的重點。

當然,如果AI能夠創造出真正創新和獨特的作品,那么也許在價值鏈上最受威脅的是詞曲作者,而不是出版商:

人工智能可能會使歌曲的創作變得商業化,但仍然需要藝術家來演繹這些歌曲,與粉絲互動并建立忠實的粉絲基礎。在無限歌曲的世界中,唱片公司的推廣和市場營銷專業知識將變得更加重要。

Kerven表示,如果人工智能需要從最好的音樂中學習來創造最好的音樂,它將需要一個許可證,這可以仍然可以為唱片公司創造一個新的和持續的收入來源。

如何保證唱片公司利益?收取管理費!

對于AI是否會對主要唱片公司的版稅產生風險,Kerven認為,目前唱片公司的大量版稅收入僅來自于一小部分歌曲,因此AI對主要唱片公司的版稅產生的風險較?。?/p>

僅有一小部分歌曲經久不衰并反復播放,這讓音樂“有一個非常肥大的頭部和一個非常長而扁平的尾巴”。

按發行年代劃分的收聽率,JP Morgan

他預計,未來絕大部分由AI生成的音樂將成為日益增長的“長尾”。對于這些“長尾”,摩根大通給出的建議是——數字服務提供商(DSPs)應該向創作者收取托管費:

事實上,我們認為“長尾”的存在是為了上傳者的利益,而不是消費者的利益。

我們建議,不僅應該像Youtube合作伙伴計劃一樣,在長尾上不付任何費用,而且長尾還應該向DSP支付小額年度托管費,以幫助補償DSP為其內容建立分發平臺所做的投資。

這將使版稅池集中在對消費者最重要的內容上,也將有助于Spotify實現其使命,即幫助職業藝術家通過音樂謀生,而不是因版稅池過于薄弱、分散,而使1000萬上傳者無法謀生。

如果DSP們采納我們的建議,收取每首歌曲每年5美元或10美元的托管費(職業藝術家和業余愛好者應該非常樂意支付),這不僅將改變他們的盈利能力,還將有助于減緩歌曲數量的爆炸式增長,減少“噪音”并限制AI作品的蜂擁而至。

摩根大通認為,在極端情況下,如果DSP不支持唱片公司、發行商、專業藝術家和詞曲作者,那么唱片公司可能會直接面向消費者推出自己的數字服務平臺,以保護其知識產權和其貨幣化,并保護其藝術家和詞曲作者的生計和遺產。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