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饰良建材有限公司

傳奇滑落?王亞偉“落榜”百億私募排位,十年“奔私路”緣何曲折

公私募領域的大佬級人物——王亞偉,失去了一個光環。

資事堂發現:王亞偉創立的千合資本,日前管理規模降至百億元人民幣以下(據協會數據)。

這不僅意味著,王亞偉個人跌出百億私募大佬陣營,也可能暗示著明星私募版圖的“重組”。


【資料圖】

作為2005~2012年間公募基金最大的“業績傳奇”,曾經的“公募一哥”,王亞偉的首只私募產品曾創下2000萬元的認購門檻,公司受托資產亦很快突破百億。

近幾年,王亞偉雖然沒有以往的曝光度,但業內一直有他的傳說。此番落榜百億機構,更是十分突然。

這背后,究竟是怎樣的邏輯和故事呢?

十年前“華麗轉身”

2012年是王亞偉的轉折之年——他離開了公募機構華夏基金,創立私募千合資本。

當時,王亞偉的名字可謂公募基金行業的“金色名片”:

從2005年12月末至2012年5月,他管理的華夏大盤基金創造了近1200%的累計回報,且連續多年業績進入全行業前三。

以至于當時市場流傳一個說法:只要王亞偉在公募,這個冠軍就不會旁落他人,其他同行都是來搶奪業績亞軍的。

但2012年王亞偉卻激流勇退,離開備受矚目的華夏基金,開始“奔私”。

當年,他是繼嘉實基金趙軍、上投摩根呂俊、工銀瑞信江暉之后,又一位大佬級人物創業一時賺足了眼球。

憑借著身上的公募業績光環,王亞偉發行的首只私募基金“外貿信托-昀灃”,最初申購門檻不低于2000萬元,產品管理費高達2.5%,遠高于同行1%-1.5%的費率,但依然令其時的機構和高凈值客戶趨之若鶩。

一二級同時布局

據公開資料,王亞偉投身私募后,曾涉及四個公司實體,業務同時輻射一二級市場。

這種同時布局股權和證券資產的路徑,在當年極為罕見。

其中,二級股票私募主體是千合資本,是王亞偉創立的首家私募機構。

此外,股權私募平臺包括:北京千合弘鼎投資中心(有限合伙),管理規模為0-5億元;上海晞恒資產,管理規模為10億-20億元。

業內消息稱:2018年末投資二級市場的千合資本,受托管理規模一度超過300億元,成為占據最頭部位置的股票私募。

相比之下,王亞偉的股權投資的信息并不多,除了先后出現在幾家創業型機構的股東名單中出現外。

值得一提的是,王亞偉的私募生意曾和公募基金子公司建立合作。

比如:上文提及的北京千合弘鼎投資中心(有限合伙),雖然其實控人是王亞偉,但主要出資人是一家基金的子公司瑞元資本。

折戟三板市場

眾人親眼目睹的王亞偉的投資失敗“案例”非常少,但三板個股肯定算一個。

2015年是三板市場熱度突升的一年,諸多明星私募機構紛紛躋身其中,包括王亞偉,而且作為當年的“一哥”,王亞偉動用的資金特別多。

根據公開信息,王亞偉曾經以“中鐵寶盈資產-招商銀行-外貿信托-昀灃3號”等賬戶高價購入過當年的三板龍頭股中科招商。其中價格較高的一筆,認購價高達18元每股。

不過后續中科招商價格長期持續下跌,在2017年摘牌前,該公司一度交易價不足1元,當時(2017年)一些媒體推測,即便考慮分紅、持續攤低成本等各種因素,王亞偉在中科身上應該虧損了八成左右(2017年)。

不過,對于財大氣粗的王亞偉而言,個別案例的挫折并不傷筋動骨,他依然是長期的百億以上規模的私募大佬。

跌出百億陣營

然而,王亞偉奔私“十周年”的關口,千合資本的管理規模卻跌破百億元。

根據資事堂日前的了解,千合資本在官方的備案資料中,管理規模區間最新顯示為50億-100億元,正式告別百億私募機構。

不過當它管理規模下降時,它的業績還是比較穩定的。

據私募排排網,千合資本的代表產品(下圖)截至今年10月14日,過去兩年的投資回報是4.01%,雖然稱不上是絕對收益,但依然跑贏大盤。然而,在人員配備方面,千合資本和業內頭牌機構的差距越來越大。

在過去幾年,業內一線機構均完成了“多明星基金經理”和“大投研平臺”的構建,紛紛走上類似公募的治理管理體系。

與此同時,千合資本似乎并無如此脫胎換骨的變化。

相反,2021年,千合資本的另一個著名基金經理,王亞偉的“大弟子”崔同魁公告離開千合資本,加盟莊濤的盤京投資。

有消息說,崔同魁曾是王亞偉在華夏基金親手培養的投研人才,也是一起前往千合創業的核心團隊成員之一。

崔的離去,某種程度暗示了王亞偉的私募創業遇到瓶頸。

投資明星的代際困擾

王亞偉作為第一代基金投資人,“奔私”之后業績和規模曲線,恰恰很有代表性。

事實上,和王亞偉同輩的創業者,目前除了趙軍依然是第一線外,其余的規模多數并不突出。

王亞偉似乎也未能跳出這個“周期律”。

他進入私募創業后,以往公募的“神奇”選股不再,當年廣泛的選股視野、靈動的投資交易、以及極富前瞻力的“重組股”布局,都很少見諸臺面之上。

私募創業后,王亞偉管理的組合很少再出現“十倍股”之類的成功案例,連續重倉七年的三聚環保一度也以虧損出局。

2017年之后,市場風格變化劇烈,資金開始抱團藍籌白馬股,之后掀起炒作醫藥新能源等賽道股,王亞偉的產品并沒有出現緊跟市場變化的跡象。

此外,王亞偉此前管理百億資產,但旗下團隊人員停留在20人左右,與其“資歷”相當的趙軍和江暉,旗下團隊均接近百人規模。

換言之,投資團隊的搭建也并未完全契合管理規模的擴張。

這些因素或許都一定程度助推了王亞偉私募跌出百億陣營。

王亞偉的下一步往何處去?一代名將,尚能“飯否”?

這些問號只有未來的王亞偉能夠給出答案。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關鍵詞: 千合資本 華夏基金 公募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