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饰良建材有限公司

撈王港交所提交招股書 可持續增長成關鍵

火鍋界有望迎來第三股。近日,撈王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書,若其成功上市,則將成為繼海底撈、呷哺呷哺之后,第三家上市的火鍋品牌。從撈王披露的數據來看,目前撈王已實現盈利。不過從細分品類、市場規模等方面來看,撈王仍需在品牌細分上下足功夫,以此來構筑自身壁壘。在當下的新老品牌鏖戰中,撈王如何講好“故事”掘金火鍋市場是接下來值得思考的問題。

提交招股書

火鍋賽事再起,撈王赴港IPO。近日,粵式火鍋連鎖店撈王(Laowang Holding Limited)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中金公司及華泰國際為聯席保薦人。若其成功上市,則為繼海底撈、呷哺呷哺后第三家上市的火鍋品牌。

招股書顯示,撈王2018-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收入分別為8.709億元、10.948億元、11.248億元和6.46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905.5萬元、7991.5萬元、6744.1萬元和2145萬元。從消費群體來看,撈王備受年輕消費群體的青睞。撈王在招股書中稱,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撈王會員中約78.4%為18-35歲的年輕人群。

據了解,撈王旗下運營及管理三個品牌,分別為粵式火鍋“撈王鍋物料理”、迷你火鍋“鍋季”及休閑餐廳“撈王心靈肚雞湯”,人均消費分別對應為123.9元、109.8元、108.2元。截至可行日期,撈王在中國內地的25個城市開設了135家餐廳,在臺北開設了1家餐廳。

關于撈王接下來的發展規劃,北京商報記者聯系到了撈王,其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無更多內容可告知。但招股書中顯示,撈王將通過與面向白領消費者的精品商超及大型連鎖便利店進行戰略合作,以此來增強其線下零售布局,還將在其全國各地的餐廳內出售即食產品。

鏖戰猶酣

若撈王上市成功,火鍋界或將出現海底撈、呷哺呷哺、撈王“三足鼎立”的局面。不過,從撈王目前披露的數據來看,面對激烈的火鍋賽道,其仍需要構筑自身競爭壁壘。

從擴張速度和規模來看,撈王暫且“落后”于已經上市的海底撈和呷哺呷哺。招股書顯示,撈王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門店數量分別為76家、94家、128家與136家。

而截至2021年上半年,海底撈餐廳總數為1597家,2020年同期為935家。呷哺呷哺業績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31日,呷哺呷哺集團共經營1077間呷哺呷哺品牌餐廳、149間湊湊品牌餐廳。

另一方面從翻臺率指標來看, 撈王從2018年開始,翻臺率有所下降。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度,撈王翻臺率分別為3.1(次/天)、3.0(次/天)、2.5(次/天),2021年上半年為2.4(次/天)。關于這一變化,撈王在招股書中稱,2019-2020年同店銷售增長率下降,主要是由于COVID-19疫情期間營業時間縮短及人流量減少,導致其整體翻臺率下降。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賴陽表示,許多企業積極上市是為更好地融資,使資本更加便捷地投入,為自身資金融通帶來便捷。而餐飲市場競爭激烈,新品牌層出不窮,無論是管理水平、產品口味品質的提升、服務水平或是店面環境設計,餐飲行業正在進入更高級的競爭態勢中。

可持續增長成關鍵

從今年火鍋市場來看,似乎有點“冰火兩重天”的意味。傳統品牌上升略顯乏力,而新興品牌不斷涌入賽道。像已經上市的海底撈和呷哺呷哺今年也進行了新的調整,包括門店、選址以及商業模式等。對于遞交了招股書的撈王而言,以何種打法搶占市場規模,并獲得資本端青睞是關鍵所在。

賴陽指出,企業想要提升自身競爭優勢的難度較大,首先需要加強創新研發,占據下一代市場,領先眾多企業。其次,企業需要盡可能區分消費人群與區域市場,探索多品牌運營體系。在許多企業布局下沉市場時,會面臨不同地域的消費需求差別,因此,餐飲企業應以多品牌分別在不同區域的市場進行競爭。

和君咨詢餐飲連鎖專家、和弘咨詢總經理文志宏表示,雖撈王的品牌知名度與規模都略遜于海底撈與呷哺呷哺,但撈王的確具有一定的規模體量與優勢。目前為止,國內上市的餐飲企業略少,撈王仍舊具備先發優勢。而在上市之后,如何保持可持續的快速增長,則是撈王將面臨的關鍵挑戰。(記者 趙述評 張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