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饰良建材有限公司

貝因美擬轉型母嬰平臺 恒天然連續六次減持

恒天然“每退一步”,就意味著貝因美“再進一步”。

近日,貝因美(002570.SZ)公告稱,第二大股東恒天然減持后,所持股份由5.82%降至2.82%,不僅低于“舉牌線”,而且退至第四大股東。

長江商報記者統計發現,從2019年第三季度至今,恒天然一共發布了6次減持計劃,所持貝因美股份從18.82%直線下降至2.82%,合計回籠資金約9.42億元。如果恒天然持續減持,以當前股價計算,還可套現2.93億元。

這也就意味著,恒天然2015年耗資34.64億元收購貝因美股份,6年后虧損22億元“離場”。

如今,貝因美預計2020年的凈利潤為5400萬元至8000萬元,同比扭虧為盈。公司還在《2020年-2024年發展戰略規劃綱要》中表示,產品銷售規模要重回行業三甲,成為母嬰行業領軍企業。

資產管理分析師劉廣文向長江商報記者介紹,恒天然套現“離場”對貝因美而言,也是一次“重生”的機會。

抵押資產占歸母凈資產71.5%

2011年4月,帶著國內配方奶粉市占率10%左右的份額,頭頂“國產奶粉第一股”的光環,貝因美登陸A股。

2014年起,貝因美的業績急轉直下。其中,2016年和2017年甚至連續虧損慘遭戴帽,營業收入分別為27.64億元和26.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7.81億元和-10.57億元,扣非凈利潤分別為-7.99億元和-11.39億元。

“2018年保牌,2019年續命,2020發力。”2020年3月,貝因美董事長包秀飛用這樣簡單的一句話,勾勒出公司近三年的發展輪廓。

日前,貝因美公告稱,預計2020年的凈利潤為5400萬元至8000萬元,同比扭虧為盈,公司上年同期虧損1.03億元。

轉危為安的貝因美,立刻立下了一個宏偉的目標。

貝因美在《2020年-2024年發展戰略規劃綱要》中寫到,產品銷售規模要重回行業三甲,成為母嬰行業領軍企業。

具體來看,貝因美在段性目標為:第一階段貝因美要建設以用戶數據為核心、產品為基礎、數智化驅動的母嬰新零售業務模式,產品銷售規模重回行業三甲,成為母嬰行業領軍企業;第二階段要以數據為驅動,擴展相關產品和服務,合縱連橫,構筑母嬰生態圈,生態圈營收突破千億元,成為母嬰行業平臺企業。

為此,貝因美還不“承認”自己是一家乳企。謝宏在近期的一封公開信中明確:“貝因美并非乳企,我始終認為親子(家庭)消費領域才是我們的藍海,堅持走母嬰生態圈路線,才是應對互聯網化、發揮小貝優勢的競爭戰略。”

為了進行產業升級和補充流動資金,半年來,貝因美做出了一系列動作。

2020年8月,貝因美公告稱,擬定增募資不超過12億元,用于年產2萬噸配方奶粉及區域配送中心項目、新零售終端賦能項目、企業數智化信息系統升級項目、貝因美精準營養技術及產業研發平臺升級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2021年1月7日,貝因美發布公告,擬抵押在建工程、土地、廠房、建筑物、機器設備等共計12.07億元資產向銀行貸款。本次抵押資產占貝因美歸母凈資產的71.5%。

同日,貝因美還發布了關于向銀行申請綜合授信額度的公告,擬向銀行申請借款、開立銀行承兌匯票等總計不超過20.8億元的綜合授信。

2021年1月4日,貝因美集團還將其所持有的5500萬股以每股5.49元價格,轉讓給了擁有國資背景的寧波信達華建投資有限公司,合計成交價3.02億元。

恒天然已套現9.42億

“在恒天然主動退出之后,貝因美在董事會層面上的決策效率得到了顯著提高,業績也在全面復蘇之中,并迅速獲得了‘國資’的入駐。”

這是外界對恒天然不斷減持的一句評價,透露出與貝因美與恒天然之間的恩怨。

2015年,恒天然以每股18元的價格,耗資34.64億元要約收購貝因美1.92億股,成為該公司的第二大股東,股權占比達18.82%。同年,恒天然每股股價一度達到近40元,公司賬面上賺得盆滿缽滿。

三年蜜月期后,貝因美與恒天然關系陷入僵局。

2018年1月,恒天然表示,公司作為貝因美第二大股東,亦是眾多投資者之一。作為少數股東的恒天然,并不參與公司運營管理。恒天然在中國市場上始終秉持與本土企業共同成長的初衷,希望達到優勢互補、服務用戶的目標,但是如果企業發展中存在任何有違監管及上市公司內控要求、與恒天然價值觀不相符的情況,恒天然亦不能認同。

很明顯,恒天然對貝因美的不滿已成為“公開事件”。隨著貝因美業績急速下滑,公司2018年每股股價一度僅3.9元。

2019年,雙方關系進一步惡化。當年3月22日,貝因美公告稱,公司董事朱曉靜提交的書面辭職報告,辭職報告稱,朱曉靜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第七屆董事會董事、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委員和戰略委員會委員職務,辭職后將不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彼時的朱曉靜,是恒天然大中華區總裁。

2020年7月,恒天然派駐貝因美的董事JohannesGerardusMariaPriem和董事何曉華,因個人原因辭去貝因美第七屆董事會董事職務,辭職后不再擔任貝因美的任何職務。

在業內看來,這是恒天然與貝因美徹底分手的前兆。

從2019年第三季度開始,恒天然就踏上了減持貝因美之路。長江商報記者統計顯示,恒天然至今一共發布了6次減持計劃,所持貝因美股份從18.82%直線下降至2.82%,合計回籠資金約9.42億元。

截至3月15日,貝因美每股股價為4.92億元。如果恒天然持續減持,以當前股價計算,還可套現2.93億元。

由此,恒天然減持完貝因美股份,將合計套現12.35億元,與當年34.64億元收購價相比,將虧損超22億元。

資產管理分析師劉廣文向長江商報記者介紹,恒天然和貝因美的合作缺乏信任的基礎,恒天然套現“離場”對貝因美而言,也是一次“重生”的機會。(記者 金度)

關鍵詞: 貝因美 轉型 恒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