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饰良建材有限公司

叫好不叫座 柔宇科技折疊機產品上市“遇冷”

2021年1月31日,中國證監會公布了最新一批受理的科創板及創業板企業抽檢名單,柔宇科技及另外19家企業被抽中“現場檢查”。隨后,上述20家企業中的16家撤回了IPO申請,其中也包括柔宇科技。

據上交所披露,柔宇科技和保薦人中信證券于2月9日“撤回了上市申請”。柔宇科技對此回應稱,撤回上市申請是因為“公司股東結構存在直接層面的‘三類股東’等適格性的情況尚待進一步論證”。而早在宣布終止上市之前,柔宇科技就曾因產品不受市場認可、產銷率低、多家大客戶交易存疑、盈利困難等問題,屢遭媒體質疑。

叫好不叫座

折疊機產品早上市兩年反“遇冷”

2018年10月,柔宇科技發布全球首款折疊屏手機FlexPai(“柔派”),令這家位于深圳的柔性顯示屏及傳感器研發商第一時間出現在公眾視野。

當時柔性屏還處于概念期,柔宇科技搶先發布商用產品的做法引發不少爭議,多數人認為折疊機太過超前、不實用。但隨著不久后華為Mate X、三星Fold、Flip等產品上市,折疊屏手機迎來落地潮,也使外界對柔宇科技抱有更大期許。因為按照達維多定律,進入市場的第一代產品能夠自動獲得50%市場份額,并占據市場主導地位,但在柔宇科技身上,事情并沒有沿著這個方面發展。

按常理推斷,柔宇科技的第一代FlexPai上市時間早于三星、華為等手機廠商,其迭代產品FlexPai 2的知名度和銷量應有所上漲。但根據第三方電商平臺渠道(截止3月13日)數據顯示,購買FlexPai 2的京東用戶售后評價僅有1000+人以上,與之相比Galaxy Z Fold2的售后評價則為3000+人以上;而在天貓官方旗艦店內,FlexPai 2月銷量僅為22臺,Galaxy Z Fold 2則為100+臺以上。

與折疊手機產品在市場“遇冷”的境況相似的是,公司全柔性顯示屏也出現“滯銷”。據招股書顯示,2019年,柔宇科技全柔性顯示屏的產量為31.4萬片,當年的銷量為5.27萬片,產銷率為16.78%;2020年上半年,柔宇科技全柔性顯示屏的產量為4.86萬片,當時銷量為2.21萬片,產銷率為45.47%。

有分析認為,柔宇科技的手機“賣不動”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作為B端科創企業,在C端市場沒有較高的知名度,缺乏消費者認可;二是產品整體精細化程度不高,外觀、系統交互體驗感等方面不及蘋果、華為、三星等手機廠商,三是對洞察C端市場需求理解不足,缺乏做手機產品的“基因”。

據了解,手機企業不僅需要具備保持產品快速迭代的研發實力,還要擁有與之相關的產業鏈上下游的打通能力,產業結構復雜程度是沒有經營與歷練的企業無法承受之重。目前來看,柔宇科技還僅是一家顯示屏面板廠商。

值得注意的是,柔宇科技在柔性屏領域已經推出獨家自研的低溫非硅制程集成技術(ULT-NSSP),在國內企業中,京東方、TCL等普遍采用的低溫多晶硅技術(LTPS)。柔宇科技董事長兼CEO劉自鴻認為,ULT-NSSP不僅能夠提升全柔性屏彎折可靠性,提高產品良率,還可以大幅簡化整機生產流程,降低設備投資成本,但有不少人士認為“柔宇做手機宣傳意義遠大于商業意義”。

更令人疑惑的是,有媒體調查發現,柔宇科技與多個大客戶的交易蹊蹺。例如一位高校教師的公司采購了3千萬產品,卻對具體向柔宇購買了什么“緘口不言”;有客戶疑似“一人分飾兩角”,既是柔宇科技的大客戶,其關聯公司又向柔宇美國公司供應產品;另有大客戶則備受輿論質疑,疑似曾因售賣“原始股”、操作區塊鏈項目被人指控為“騙子”。

除了多個客戶身份蹊蹺外,媒體調查顯示,柔宇科技向個別客戶真實銷售了什么產品,也存在蹊蹺。一份法院判決書顯示,柔宇科技曾向一前五大客戶供應TP/LCD框貼組件、TP+LCD組件等貨物,即液晶顯示器和觸摸屏的組件。但業內專家稱,柔宇科技并不生產LCD組件,而柔宇科技招股說明書,亦無LCD組件相關業務。

陷入兩難抉擇 “技工貿”戰略行不通了?

事實上,在2018年“美國制裁中興事件”爆發后,國家從宏觀政策方面非常鼓勵企業開展獨立自主研發核心技術,但從柔宇科技這幾年經營戰略層面來看,屬于典型的“技工貿”企業。

據柔宇科技招股書表述, 2017年至2020年6月30日,柔宇科技研發支出合計18.17億元,是營業收入總額的3.5倍,而且各年的研發投入比例也呈逐步增長態勢。專利技術層面,截至2020年11月30日,柔宇科技及控股子公司境內外已獲得專利1102項。其中,境內獲得授權專利共720項,發明專利152項。境外獲得授權專利共382項,發明專利200項。

技術成果方面,憑借獨家柔性屏幕技術,2014年柔宇科技以0.01mm厚度,1mm卷曲半徑打破了超薄彩色柔性顯示屏世界紀錄;2018年,柔宇科技旗下全球首條柔性顯示屏量產線在深圳投產;2020年3月柔宇發布的“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響應速度達到0.4ms。

目前,柔宇科技在B端和C端均有涉及。B端市場主要向企業提供解決方案,如智能交通、文娛傳媒、辦公教育等,C端市場主要涉消費產品,如折疊屏手機、智能手寫本柔記、頭戴顯示器等。

在柔宇科技看來,“技工貿”能令企業走的更遠,并會在未來柔性屏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蓡栴}是雙向出擊意味著企業需要有更大的資金投入,面臨更多來自產銷端的競爭壓力。上述C端市場折疊機遇冷僅是業績承壓的冰山一角。而在B端市場,華為、小米、蘋果等手機巨頭均未與柔宇達成合作,公開承認合作的只有中興,但中興何時推出折疊屏手機還是個未知數。

另據HIS發布的2022年全球柔性OLED產能格局預測數據稱,三星柔性OLED市場占有率將達到37%,京東方為22%,維信諾為7%,TCL華星光電則為5%。而自詡使用獨家技術的柔宇科技則被列為“其他”。

顯然,柔宇科技短時間很難被廣泛接納,但比這更為嚴重的是,柔性屏產業屬于“高門檻”、“高投入”行業,柔宇科技的經營業績一直不太樂觀。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柔宇科技分別虧損3.59億元、8.02億元、10.73億元和9.6億元。柔宇科技稱,公司持續虧損的主要原因是產品仍在市場拓展階段、銷售規模較小且新產品的研發需要投入大量資金。

數據顯示,從2017年到2019年,柔宇科技先后增資7次,自成立以來完成12輪融資,前后有超過30家投資機構對柔宇科技表達了投資興趣,整體估值577億元。即便如此,柔宇科技仍面臨資金流不充足的問題。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同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3.58億元、-6.11億元、-8.1億元和-3.86億元。而之前擬在上交所科創板IPO,柔宇科技計劃募資144.34億元,也是用來補充流動資金,并涉及柔性前沿技術研發項目、新一代柔性智能終端開發項目等。

值得一提的是,柔宇科技并非沒意識到當前的困局。在招股書中稱,公司擴張能力受限,目前公司固定資產投資和技術改造項目投入主要依賴貸款和私募股權融資,無法完全滿足公司持續發展的資金投入需求。公司雖掌握業內領先技術,但目前尚需擴大生產規模以占據更高的市場份額和滿足客戶對于大規模量產的需求。大客戶對于產能的規模保障有一定要求,導致公司難以取得部分大客戶認證。

針對今年柔性屏市場境況、折疊屏手機市場前景以及公司經營情況等問題,中國網科技曾向柔宇科技官方郵箱發送采訪函,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目前,全球柔性屏市場不缺重量級玩家,國產廠商如華星光電、BOE(京東方)均是業內巨頭,海外市場中三星、LG也屬引領市場的高端玩家。柔宇科技始終堅持自主創新、重視技術研發的方向上沒錯,但眼下面臨的困境顯然比機遇要大的多。(記者 楊月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