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饰良建材有限公司

基金公司頻發公告提醒 已有18家被仿冒!

基金業“李鬼”屢禁不止,為提醒投資者謹防被詐騙,相關基金公司頻頻發布公告提醒投資者注意辨別。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22日,年內已先后有18家基金管理人因被仿冒而發布相關澄清公告。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基協”)也稱,近期還有個別中介機構冒充協會工作人員賺取不法利益。

具體來看,申萬菱信基金在8月20日曾發布公告稱,近期有不法分子冒用申萬菱信基金的名義,誘導投資者下載“申萬金科App”進行股票配資等活動的情況。恒越基金也曾在本月發布提示公告表示,近期發現有不法分子冒用公司名義,通過微信、二維碼、網頁鏈接等方式傳播仿冒網站誤導投資者進行投資理財活動,騙取投資者資金。

無獨有偶,招商基金也被同樣的“招數”模仿。據悉,不法分子冒用招商基金、招商基金員工名義,通過聯系投資者、誘導投資者進入虛假客戶群,如“招商基金客戶服務群”“招商基金VIP202”招商基金股東群第68群等;同時還通過發布虛假二維碼、“招商基金App”手機客戶端等方式從事詐騙活動。

結合前述情況,上述基金公司在相關公告中進一步明確其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電話等聯系方式。恒越基金也提醒投資者,為防止投資者個人信息及投資信息泄露,請投資者注意辨別,不要掃描來源不明的二維碼圖片或點擊來源不明的網頁鏈接,切勿輕易透露個人信息或盲目支付任何可疑費用,保護自身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然而,上述公募機構被仿冒情況并非個例,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22日,包括上述3家公募在內,年內已有18家基金管理人因被仿冒而不得不發布提醒投資者警惕不法分子的提示性公告。

在百嘉基金董事、擬任副總經理王群航看來,無論股票還是基金,當市場行情好、賺錢相對容易的時候,騙子就如“苔蘚般”增加。而近期公募機構頻頻被仿冒的情況出現,也從另一個角度表明公募基金近期發展狀況較好,才會防不勝防地被仿冒。

值得一提的是,不僅基金管理人被仿冒,還有不法分子打著中基協的名號賺取不法利益,更有個別中介機構被中基協“點名”批評。

此前在8月20日,中基協發布嚴正聲明表示,近期發現部分中介機構和個人罔顧職業操守和法律底線,打著“登記備案包通過”“有協會內部關系催辦”“保殼、買賣殼服務”“團購審計報告”等幌子,甚至冒充協會工作人員,招搖撞騙,混淆視聽,誘導和欺騙相關申請機構,以獲取高額中介費或服務費,賺取不法利益。

此外,中基協還點名了個別中介機構擾亂私募基金行業秩序的行為。其中,寧本咨詢、祺瑞府咨詢(又名“番茄掛靠”)等中介機構,從事招募掛靠人員、私募機構買賣殼、代律所出具法律意見書等業務。

從法律層面來看,上述仿冒公募機構、相關監管部門內部人員的行為,一經查實,又會遭到怎樣的處罰?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王智斌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誘導配資等行為已涉嫌構成非法經營罪;以存在特殊關系為誘餌并騙取高額服務費的行為,則涉嫌構成詐騙罪。根據刑法225條、266條之規定,非法經營罪最高可判處五年有期徒刑并判處5倍罰金,詐騙罪最高則可判處無期徒刑。

同時,相關基金公司也在公告中明確表示,保留對任何冒用公司、公司員工及旗下基金名義進行詐騙或開展其他非法活動的機構或人員采取法律行動的權利。中基協也在上述聲明中提醒,已在官網公示不予登記、中止登記的申請機構及經辦律所、律師信息,請各申請機構關注協會官網公示信息,謹慎選擇中介機構。

在“李鬼”屢禁不止的背景下,基金管理人怎樣有效規避上述現象的再次發生?王群航建議,各公募基金公司在發現相關情況后,需及時發表聲明,提醒投資者。其次,公募基金需利用好可以公開宣稱的優勢,更加大力地、常態化地推廣宣傳其官網、客服電話、App,做到更多地普及和下沉。對于投資者而言,則要提高警惕,尤其是對于非出自公募基金公司方面的非直接服務。(記者 孟凡霞 李海媛)

關鍵詞: 基金公司 投資者 中介機構 中基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