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饰良建材有限公司

擬于科創板IPO 先正達業績增長乏力

五年上市之約將至,整合后的先正達集團將上市目的地選在了科創板。6月24日,北京商報記者從中國證監會官網獲悉,全球農業科技巨頭先正達集團擬于科創板IPO。值得一提的是,先正達集團此次IPO距2017年并購之時的“五年內上市”承諾僅剩不到半年時間,但在業績增速上,先正達集團與科創板上市公司仍有較大差距,且負債金額也呈擴大態勢。在業內人士看來,通過登陸資本市場或可暫時解決負債問題,但先正達集團所處農藥、化肥、種子行業屬于投資大、收益慢的賽道,想要快速提升業績并非易事。

擬于科創板IPO

輔導文件顯示,中金公司、中銀證券和中信證券已分別于今年5月與先正達集團簽署輔導協議。據此前預計,若上市成功,先正達集團市值或達600億美元。

從股權結構來看,先正達集團隸屬于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中化”),由中國中化全資子公司中國化工農化有限公司持股99.1%,麥道農化有限公司持股0.9%,最終實際控制人為國務院國資委。

先正達集團此次沖刺IPO還要從四年前的一起并購案說起。時間追溯到2017年,中國化工集團(現為中國中化全資子公司)斥資43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000億元)完成對瑞士先正達的收購,加上提前償還的先正達部分債務,中國化工集團實際花費490億美元。彼時,中國化工集團公司承諾,瑞士先正達從瑞交所、紐交所退市后,五年內(2022年之前)會再次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較之收購前的瑞士先正達,此時沖刺科創板的先正達集團體量更為龐大。2020年,中國化工集團和中化集團同時宣布將旗下的農業板塊資產全部劃轉至平臺公司中化農科,整合后更名為先正達集團。目前先正達集團旗下擁有四個業務單元:總部位于瑞士巴塞爾的先正達植保、總部位于美國芝加哥的先正達種子、總部位于以色列的安道麥和先正達集團中國。

資料顯示,先正達集團主營業務涵蓋植物保護、種子、作物營養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以及現代農業服務,其產品組合包括植保(殺菌劑、殺蟲劑、除草劑、種衣劑等)、種子(大田農作物和蔬菜種子)及作物解決方案(水稻、玉米、小麥、馬鈴薯等)。

業績新增是難題

值得一提的是,先正達集團所選的科創板其上市公司業績普遍呈高增長態勢,而目前先正達集團債臺高筑、增長乏力,上市后如何覓得業績增長點將是其不得不面對的一大挑戰。

數據顯示,2020年,先正達集團銷售額為23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11億元),同比增長5%。全年的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為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61億元),同比增長3%。而同年,科創板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分別實現了15.51%、59.13%的增長。

除了業績增長較為遲緩,先正達集團的核心資產瑞士先正達債務在被收購不到兩年之內極速擴大。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瑞士先正達的凈負債高達90億美元,而在2017年末中國化工敲定收購時,這一數字僅為16億美元。

在香頌資本董事沈萌看來,上市只能解決降低負債率的問題,至于先正達集團經營方面的困難,并不是上市能解決的。以目前先正達集團的業務線來看,種子業務或是未來的增長空間所在。

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先正達集團全球植保行業排名第一、種子行業排名第三,在中國,植保行業排名第一、種子行業排名第二。但在全球市場其種子體量較位列前兩名的拜耳作物科學、科迪華仍有較大差距,市場占有率約較前兩者低10%。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種子行業研發不僅耗時耗資,而且極具風險。“種子行業中平均每個新種研發需要8-10年時間,耗資達上億美元,此外種子行業還面臨生產經營斷裂、收購銷售集中、新品開發滯后、同質化經營等風險。因此,沒有巨資投入研發是很難見效的,這或是先正達集團回歸資本市場的根本原因。”艾格農業分析師馬文峰分析。

事實上,在研發方面,各大農化巨頭都在博弈。相關數據顯示,拜耳作物科學2020年度的研發投資高達20億歐元,先正達+安道麥的研發投資為12億歐元,科迪華和巴斯夫分別為10億歐元和8億歐元。

關于先正達集團未來如何提速業績增長,北京商報記者致電采訪先正達集團,但截至發稿并未收到回復。(郭秀娟 王曉)

關鍵詞: 科創板IPO 先正達 業績增長